半导体器件在正常工况下,寿命是很长的,这也是当年它能淘汰电子管的一个重要原因。半导体二极管连续工作10~20年基本上也不会坏,甚至性能指标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电子二极管的平均使用寿命大概只有1000小时(不到两个月)。所以当年电子管计算机平均每几分钟就会有电子管失效,而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连续工作10年都没啥压力。
半导体器件损坏主要都是外部原因引起,比如过压、过流、过损耗、过热、静电放电等等,CPU作为主板上的“尊贵客人”,受到主板上各种电路的保护,这些可能导致半导体器件失效的因素很难作用到CPU上,所以寿命很长。主板上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是南桥芯片,因为很多对外接口连接南桥(比如USB),这些对外接口可能会被静电打到(静电是半导体器件的一大杀手,相反电子管对静电不敏感),还有那些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使用寿命本身就不长,环境温度越高寿命越短)。
CPU并不是完全不会坏,只是坏的可能性很小。修理过电脑的人都知道,CPU真正损坏的情况是很少见的,比较常见的涉及CPU的问题是CPU与主板插槽之间接触不良(电脑大多数硬件故障都是接插件导致的),哪怕现象是CPU不工作,也不会首先怀疑是CPU挂了。
有回答提到了热电子迁移现象,这个确实有可能引起精密半导体器件失效,但一般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估计要几十年)才能达到可以引发故障的程度,数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远比这个短,在数码产品正常使用期限内不太可能会因为这个导致损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