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金融,是一条可选之路。
30+岁的程序员转型入进量化机构(公募、私募以及金融机构的量化部门等),仍然有机会,薪资待遇也不错,但要补上金融知识。
年初,答主被邀请给国内程序员讲了一堂【量化投资】的线上公开课,在线收看人数 2000+,大部分收看的程序员在 30 以上,根据问卷调查,量化已经成为程序员转型的一个重要关注方向。之前有人回答,不建议程序员跳出互联网,这两年看,打脸了,35 岁魔咒对码农更残酷。
先讲一下结论:互联网大厂程序员过载,金融机构码农缺人,你的人生如果可以「码农开局,金融收尾」,也是一个好选项。
一、量化机构的工作实质是金融科技,而程序员恰恰具备其中的一半能力。
狭义上的量化工作是指量化投资,而广义上的量化工作是指金融科技。如果你只把量化简单地等同于量化投资,那么,你的格局就小了。
这三年,新冠疫情更加速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中国金融科技调研 2020》显示,金融各细分领域,比如银行、保险公司、大资管和金融控股公司,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方位创新与赋能已势在必行。
金融科技的实质更接近一个公式:计算机+金融,金融类学生面临的困难是计算机知识匮乏,程序员面临的困难是金融知识匮乏。如果你是一个 30+成熟的程序员,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半的转型能力,不需要为此焦虑。
从程序员转向量化方向,你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恶补一下金融知识,要成体系去补充,不要看短视频这类碎片化的东西。这里放一个免费的系统性的金融知识资料包,之前有人问我怎么入门金融,我也都是推荐的这个速成课程。
二、金融科技的人才缺口巨大,薪资也有优势。
前几年,互联网 BAT 的蓬勃发展,造就了大批的程序员队伍。但在各行各业不断内卷的今天,能接得住程序员这个群体和工资的领域还真的不多。
普华永道在 2019 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金融科技人才缺口高达 150 万。目前,缺口还在扩大。据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发展研究院数据,在 2020 届毕业生各类行业薪酬水平排名中,金融科技以月薪 13124 元排名第一,不仅远高于银行、证券、投资等传统金融行业,也超过计算机互联网行业。
今年,根据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发布的招聘需求,金融科技的人才需求尤为旺盛。其中,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门校园招聘合计多达 900 人,软件工程师岗位招聘人数多达 700 人。金融科技岗校招薪资为每月 8000 元至 1.5 万元,社招年薪在 25 万元至 70 万元之间,这个薪金完全可以接得住转岗的程序员们。
三、任何时候完成自身的转型,都是不晚的
当然,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想成功转型量化的概率,会随坚持与学习的时间呈现指数型增长。你现在开始,也不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出自非洲经济学家 Dambisa Moyo 的《dead aid》,它是书中的结束语,简洁却发人深省。深层的意义在于,以现在的角度看,种下理想的决心应该在十年前。但以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也是"最好的时间」。
程序员越年轻越值钱,金融越老越值钱。如果你成功转型为一个金融量化领域的高手,人生的下半场仍然会很精彩。
中年码农的焦虑我也一样走过,但今天,做为一个过了中年的程序猿,我的一部分时间会在大学里讲讲量化投资的课程;一部分时间会帮助一些团队构建量化投资模型;一部分时间在为出版社写约稿的量化投资新书;一部分时间在网上写写原创文章。
所以,未来会好起来的,中年程序猿们,如果有梦想,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