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集团的本质都是利益集团,政治,血缘,宗教,甚至意识形态都只是纽带,共同的利益才是集团存在的最终价值
以前的亲戚可以报团本质上是因为亲族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和互帮互助的需求。
现代文明的发展,法制和科技的进步,逐步剥离了这种亲族之间互帮互助的需求,特别是在城市中,原先的大家族被基本拆解成了小家庭为单位的原子社会。因此导致现代人对血缘关系日益淡漠。
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一定的,当存在以血缘关系结成利益集团的条件时,对家族关系的重视和亲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仍然可以恢复的,取决于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是否还存在。
例如在农村地区,亲戚关系仍然非常重要,因为血缘共同体在处理很多日常事务时仍然非常重要。
而对于掌握某种地方产业或社会资源的决定权的群体而言,血缘和家族关系也非常重要,因为那些掌握资源分配权的人会优先把资源分给亲戚,从而确保对资源的长期控制。这也导致了在很多国企,事业单位和地方产业内出现的近亲繁殖现象。至于家族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事实是在这种情况下,家族内的人对亲情的重视会远超一般人。
我个人在北京就有幸接触过这样的家族,他们的家族聚会上表现出的对于亲情的强调和对亲戚关系的重视程度,完全不比农村差。
因为人家的亲戚是真的能彼此提携,彼此帮助的。
之所以现在网上的主流言论是亲戚关系越来越淡,家族势力逐渐退出,那是因为现在掌握网上舆论的主要是城市白领,小资产阶级和高级打工人。这些人虽然可能收入不菲,生活优越,但本质上他们和他们的亲戚不掌握任何资源分配权,无法通过提携亲戚的方式组织起基于血缘的利益集团,也无法得到亲戚的提携,于是维护亲戚关系对他们而言完全无用。
怎样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资源分配权呢?
最简单的就是看他有没有能力给别人安排工作。
如果他既不能给别人安排工作,也不能指望别人给他安排工作,那么对这个人来说,维持亲戚关系就毫无意义。
这些人即使收入再高,生活再精致,本质上也是无产阶级—高级一点的无产阶级。虽然他们一般喜欢称呼自己“中产阶级”。
但在这些掌握网络话语权的“高级无产阶级”之外,无论是底层的农村群众,还是顶层掌握资源分配权的权贵富豪们,他们仍然极其重视亲戚,极其在意维护自己的家族关系。